技术

携起手来 共同奋斗

Technology

activity

首届国际先进激光智造技术在飞机中的应用论坛

会议介绍

会议日程

嘉宾风采

往届回顾

参会注册

赞助方案

基本信息


时间: 2020年 延期

地点: 上海大华锦绣假日酒店


会议召开背景

COMAC919从立项到首飞共历时十年,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中国第一代民机人程不时称:“(国产大飞机)是整个中华民族凝聚起来的一个作品!”


image.png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视察C919样机时,曾指出:“中国大飞机事业万里长征走了又一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 。

2018年9月11日,波音在北京发布《2018-2037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展望》,中国的民用航空市场将达到2.7万亿美元。预测中国未来20年间将需要7690架新飞机,总价值达1.2万亿美元。与2017年度发布的预测相比,新飞机需求的数量调高了6.2%,考虑到航空公司的机队规模需要与持续增长的个人出行和商务旅行保持同步。中国依然是全球唯一一个万亿级美元的民用飞机市场。

中国将在未来5年内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这一速度要超过之前的预期。有专业机构分析称,按照航空消费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票价)和人均乘机次数,中国目前相当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中期水平,仍处于渗透率极低的快速成长期。

2019年3月4日,凤凰国际编译自CNNmoney.com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在年度预测中表示,未来世界航空的中心将从美国和欧洲转移至亚洲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到2036年全球通过航空出行的旅客人数将达到78亿人次,较当前40亿人次的水平翻4倍。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预测,未来20年中,近一半的新旅客将集中于亚洲。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认为全球航空领域的巨大变化将在5年内带来,而之前的预测是20年。

到2022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较之前的预测提前2年。(航空市场指的是国内和国际航空市场总合)


image.png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中国机队规模预计将保持5.5%的平均年增长率,到2024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民用航空市场;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约6000架新客机与货机,价值9450亿美元,占全球同期新飞机需求总量的18%。


值得关注的是,飞机产业链主要是由上游研发设计、中游飞机制造及下游航空运输、通用航空和维修服务等行业构成,一架飞机主要由300-50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需要数千个供应商生产。从大的角度来看,飞机部件主要包括机体、发动机、机载设备(含航电设备和机电设备)、内装饰以及其它五大部分,各自的价值量占比分别为40%、25%、25%(15%+15% )、6%和4%。


波音《2018-2037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展望》的要点如下:

1、单通道飞机需求量为5730架,占新飞机需求总量的75%;

2、宽体机需求量为1620架——机队增至现有规模的三倍;

3、航空货运成为重要的增长驱动力,将需要200架新货机和470架改装货机;

4、对于新飞机需求的数量,今年较2017年发布的预测调高了6.2%,相当于多了450架;

5、中国目前拥有的民用飞机数量占全球的15%,预计2037年将达到18%;

6、旅客运输量预计年增长率为6.2%;

7、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主要驱动因素;

8、航空服务市场需求将达到1.5万亿美元,占全球需求总量的17%;

9、航空专业人才需求量为40万左右——12万名飞行员、12.1万名维修技师和14.6万名乘务员;

10、航空服务市场需求预计年增长率为5.6%。


2019年5月30日晚,中国商飞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东风中国是当前全球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未来20年中国市场新机交付量将超过9000架。

国强民待富,随着国内休闲旅游消费的升级与通用航空的兴起,中国民航业的 “超级周期”还在继续兑现中


image.png


image.png


激光技术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制造加工技术之一,它在航空航天领域内的应用,对于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管是“歼-20”飞机,还是 “大飞机”计划都广泛应用了激光技术。而在最近20多年,激光智能制造技术在飞机制造与维修中的应用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本次会议的召开,将更好的促进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业与维修业中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应用,组委会热诚的欢迎全国乃至世界各界相关领域人士前来参加此次盛会。



会议组织机构


会议主办单位: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家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会议承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激光产业创新联盟协会

苏州大学

单位征集中...


会议协办单位(以下单位按拼音排名)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

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

激光制造商情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省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上海交通大学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激光链高端制造协会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长春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3D打印商情

单位征集中... 


特别支持单位(以下单位按拼音排名)《航空制造技术》杂志社

高能束流增量制造工艺及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增材制造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606所)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国家级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征集中... 


特别邀请单位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会议赞助单位岗春激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江苏亚威创科源激光装备有限公司


征集中...欢迎垂询!




会议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 激光焊接(含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 激光切割

  • 激光打孔

  • 激光增材制造与再制造

  • 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

  • 激光微纳加工等

  • 激光热处理等

  • 激光测量

  • 激光雷达

  • 激光清洗



参会对象


  • 航空制造、维修、研发、设计的单位的高中层和技术人员

  • 激光产业链的从业人员

  • 其他关心和支持激光在航空应用的人士


image.png





会议主席


大会名誉主席(以下排名根据拼音不分先后) 

蒋仕彬苏州图森激光有限公司董事长,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千人计划
潘君骅苏州大学   院士,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名誉理事长
祝世宁南京大学   院士,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名誉理事长


学术委员会主席

钟敏霖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长聘教授,美国激光学会(Laser Institute of America-LIA)主席



 学术委员会(以下排名根据拼音不分先后):

陈林森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大学教授
陈长军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
崔锦江中国科学院医工所主任
胡芳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教授
黄晓东国家增材制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副院长
李怀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员
林学春江苏中科四象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所全固态光源实验室主任
彭志学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研究员
任旭东江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沈德元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田宗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王茂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谢玉江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瀚德圣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先宜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江苏分中心)院长助理
杨继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院长
袁   孝 苏州大学光电学院教授
赵   刚南京大学教授
周   军 上海光机所南京先进激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周宏志吴江中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博士

征集中...(其他人员正在广泛征集中)


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以下排名根据拼音不分先后)

陈长军 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
李怀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员,国家级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增材制造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增量制造工艺及装备重点实验室
栗晓飞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企业服务板块融融研究院院长
罗京华《航空制造技术》总编辑
茅一飞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任
任旭东江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邵  火《激光制造商情》主编
童吉山 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

征集中...(其他人员正在广泛征集中)


会议日程

image.png



演讲嘉宾

雷力明

image.png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演讲主题:激光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应用进展

介绍了航空发动机领域实际应用的激光技术类型,基于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对激光技术的主要需求。

嘉宾简介:

雷力明,博士,研究员,中国航发商发制造副总工程师,兼任工艺研究中心部长。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材料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工作,近年来致力于增材制造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工程化应用工作。担任中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发集团/航空工业集团物理冶金鉴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分会物理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工信部民机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目前主持工信部、科技部及上海市科委等6项增材制造领域的重点研究项目。近几年带领团队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试制成功国内商用航空发动机项目研制所需的燃油喷嘴、涡轮冷效叶片等零部件,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国内商用航空发动机项目中的应用,奠定了中国航发商发公司在国内增材领域的先进地位。

 

李怀学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中国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领域:金属高能束增材


演讲主题:航空钛合金激光精密增材制造的控性控形研究

概述了高能束流增材制造技术及其航空应用;针对激光选区熔化精密增材制造技术,开展缺陷形成机制、缺陷与熔池行为及力学性能相关性、后处理对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成形过程变形与应力仿真、支撑设计与变形控制等控性控形基础方面研究,发现了熔池羽辉与匙孔缺陷的相关性规律、提出了材料-组织-结构-工艺-性能全链条式激光精密增材制造设计方法,为航空钛合金激光精密增材制造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谢玉江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激光表面改性实验室负责人,浙江翰德圣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演讲主题:物联网+再制造技术及应用

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是“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增材制造技术是典型的绿色智能制造技术,将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高附加值零部件/设备的再制造则实现了资源的绿色循环应用,将物联网技术与再制造技术结合,则实现了设备健康安全管理的闭环,使设备的维修保障更为精准及时,维修也为被动变为了主动。本报告首先介绍了再制造修复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然后介绍了再制造与物联网结合的新发展及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嘉宾简介:

谢玉江,从事金属表面强化与再制造技术研究18年,特别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叶片与热端部件修复方面有较多的工作积累,迄今为止,承担完成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防配套科研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专利10项,获国防科技二等奖2项。研究成果在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汽轮机、核电站、特大型化工装备的表面强化与再制造中得到应用。2014年9月,响应国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创办了浙江翰德圣智能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获得“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创业领军人才项目(A)类支持。浙江翰德圣公司成立以来,聚焦化工设备健康安管理问题,目前已经构建了“设备状态监测+智能再制造+优化制造”全链条一体化的物联网+再制造的产业模式,营业收入接近2000万元,建立了额“化工设备智能再制造”院士工作站,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得了嘉兴市小微企业成长之星称号。

 

胡芳友

胡芳友2.jpg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教授


演讲主题:待确定


钟敏霖

image.png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长聘教授,美国激光学会(Laser Institute of America-LIA)主席


演讲主题:基于超快激光制备大面积微纳结构的机翼前缘超疏水抗结冰技术

结冰是飞行安全的重要威胁,国内外发生了多起由结冰导致的机毁人亡严重事故,造成了巨大损失,美国交通运输安全局将飞机结冰列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消除结冰隐患、降低现有飞机防除冰系统能耗是本领域不断追求的目标,需要新技术、新方法。超疏水微纳米结构表面由于其自清洁不沾水特性,被公认为重要发展方向。本报告介绍清华团队在本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我们自主发展了超快激光纳米结构可控制备技术以及微米纳米双级精确调控技术,在航空金属材料表面制备出精确可控的微纳米结构,实现了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与中航气动研究院历经三年多合作,系统验证了超快激光制备的精致微纳超疏水金属表面的优异静态抗结冰性能、动态抗结冰性能、冰风洞被动抗结冰和主动抗结冰性能,实现了主动抗结冰完全消除机翼前缘结冰和溢流冰并且主动抗结冰能耗下降70%的优异结果,已研制出基于超快激光制备超疏水表面的主动抗结冰机翼原理样机,本技术在航空抗结冰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

嘉宾简介:

钟敏霖,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激光材料加工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激光学会(Laser Institute of America-LIA)主席,会士;国际光电子与激光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Photonics & Laser Engineering-IAPLE)前任主席、会士,《中国激光》执行主编,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编委。长期从事激光材料加工学术研究,承担与完成19项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自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重点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4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在企业成功应用。长期活跃于国际激光加工学术领域,担任本领域重要国际与国内会议主席40余次,做国际国内会议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60余次。授权申请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论文360余篇。

 

邹世坤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中国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演讲主题:待确定

嘉宾简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表面工程一级专家,高能束流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优秀中青年。美国科学技术协会(AASCIT)会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委员会委员。 国内首先实现了激光冲击强化在发动机整体叶盘上的应用,曾获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1),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2),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

 

郭双全

image.png

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再制造部项目主管工程师


演讲主题:待确定

嘉宾简介:

郭双全,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研究院设计所3D打印项目主管,博士项目团队负责人。他带领博士科研团队成员率先开展再制造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实现了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及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领域多个国内首创,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余项荣誉称号。



陈俐

image.png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演讲主题:激光技术与航空焊接结构的制造(暂定)



栗晓飞

image.png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融融研究院院长


演讲主题:标准助力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与工程化应用

嘉宾简介:

栗晓飞,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融融研究院 院长  高级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学位。2011年完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后工作。长期从事增材制造、材料与制造领域标准化相关工作,主持编制并发布了国内首套增材制造专业领域行业标准,共计主持和参与了40多项国家级(国标、国军标)、行业级、协会级增材制造领域标准的研究与编制、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研究项目2项,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现任美国ASTM F42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委员、SAE AMS-AM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2、SAC/TC 562/SC1)委员、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计划科技评审专家、“无锡造”高级质量专家顾问等。



叶云霞

image.png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演讲主题:激光加工在航空航天碳纤维增强复材件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军民两用产品轻量化、承温极限等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价格逐年下降,碳纤维复材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但是,到目前为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加工仍然以传统机械加工方法为主,存在加工精度低、易产生分层、毛边、撕裂等加工缺陷、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为满足未来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的研制,需要开展新型加工方法和工艺技术的研究。激光加工碳纤维增强复材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没有切削力,不会对材料造成严重结构破坏;没有刀具磨损,可以大大降低加工成本;激光光斑小,所得切缝窄,加工精度高;可完成任意形状切割。如果能够研发合适的工艺,减小激光加工热损伤,激光加工碳纤维增强复材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报告介绍了江苏大学将激光加工技术用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碳纤维增强复材激光精密切割、激光精密刻蚀、激光表面清洗活化等。

嘉宾简介:

叶云霞,江苏泰州人,博士,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大学微纳光电子与太赫兹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近年来主要从事激光冲击成形技术、功能化表面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微纳器件激光精密加工技术等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0多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PCT专利1项;现主持军口装备预研基金、国防基础加强计划重点项目课题、江苏省自科基金面上项目等。相关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和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


赵吉宾

image.png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演讲主题:水导激光加工技术及应用

嘉宾简介:

赵吉宾,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艺装备与智能机器人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激光3D打印工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研究计划指南编写专家,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委员会委员,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理事长。

研究领域包括:数控加工技术,增材制造与激光加工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视觉测量、CAD/CAM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EI收录100余篇,SCI收录40余篇;申请和授予专利50余项和软件注册版权20项;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防科技二等奖各一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三等奖各一项。



张学军

image.png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3D打印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


演讲主题: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研究和应用

航空装备是燃料、润滑、密封、燃烧、气动、传动、控制等多个系统在有限空间内高度集成,共同形成一个高速、高温、高压、大应力的复杂工作系统,是不断追求轻质、高可靠、长寿命的最为复杂的机械,它的发展不断挑战现代材料和制造技术的极限。一方面,增材制造技术为航空装备制造提供了新方法;另一方面,航空装备的高可靠性也对增材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材料、结构设计、成形装备、组织缺陷、力学性能、考核验证等方面阐述了航空装备增材制造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明确了全过程关键技术研究、逐级提高技术成熟度、建立数据库和标注的重要性。

嘉宾简介:

张学军(1969年),西北工业大学焊接专业本科毕业,清华大学材料专业工程硕士毕业。现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3D打印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航空先进金属材料焊接性和结构焊接工艺;航空焊接材料设计及制造技术;航空先进材料及结构增材制造技术;航空飞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关键部件焊接修复及可靠性评估技术。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研究课题,其中 “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关键部件焊接修复及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项目,涉及30个型号、80余类零部件,修复并装机零部件达40000余件,初步形成了中国军用航空关键部件焊接修复及可靠性评估技术体系。

主持和参与编写了《航空弧焊技术》、《航空钎焊技术》、《先进航空材料焊接技术》、《航空关键部件修复技术》、《大型军用运输机材料分析与选用》、《中国工程材料大典》等著作。获得中航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三等功1次。申请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20余项。




参会注册费

报名费.jpg


特别提示

1.会务费包括会议资料、参会期间的午餐和茶歇,不包含交通和住宿;

2.银行付款信息如下:

开户名称:苏州工业园区激光产业创新联盟协会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独墅湖支行

银行账号:484560677709

(请注明汇款用途:2020航空会议+姓名,并回执付款凭证至001@laserjs.cn )

3.如需开具发票,请在报名信息下方填写:汇款单位抬头+税号+邮箱地址及手机号

4.需缴纳费用享受的优惠根据银行当日出具付款回执时间截点为准


江苏激光小程序.jpg



联系方式

缪希凡 Tifany Miao

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8914010962(微信同号) 001@laserjs.cn

陈长军 教授 秘书长

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8913557664(微信同号)    2@laserjs.cn

网址:www.laserjs.cn


吴青霞 Emma Wu

上海恒进展览有限公司 18217041062 wuqingxia@for-expo.com




点击可下载:江苏激光联盟飞机论坛邀请函.pdf




会议日程

image.png




雷力明

image.png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演讲主题:激光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应用进展

介绍了航空发动机领域实际应用的激光技术类型,基于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对激光技术的主要需求。

嘉宾简介:

雷力明,博士,研究员,中国航发商发制造副总工程师,兼任工艺研究中心部长。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材料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工作,近年来致力于增材制造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工程化应用工作。担任中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发集团/航空工业集团物理冶金鉴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分会物理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工信部民机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目前主持工信部、科技部及上海市科委等6项增材制造领域的重点研究项目。近几年带领团队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试制成功国内商用航空发动机项目研制所需的燃油喷嘴、涡轮冷效叶片等零部件,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国内商用航空发动机项目中的应用,奠定了中国航发商发公司在国内增材领域的先进地位。



李怀学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中国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领域:金属高能束增材


演讲主题:航空钛合金激光精密增材制造的控性控形研究

概述了高能束流增材制造技术及其航空应用;针对激光选区熔化精密增材制造技术,开展缺陷形成机制、缺陷与熔池行为及力学性能相关性、后处理对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成形过程变形与应力仿真、支撑设计与变形控制等控性控形基础方面研究,发现了熔池羽辉与匙孔缺陷的相关性规律、提出了材料-组织-结构-工艺-性能全链条式激光精密增材制造设计方法,为航空钛合金激光精密增材制造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谢玉江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激光表面改性实验室负责人,浙江翰德圣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演讲主题:物联网+再制造技术及应用

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是“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增材制造技术是典型的绿色智能制造技术,将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高附加值零部件/设备的再制造则实现了资源的绿色循环应用,将物联网技术与再制造技术结合,则实现了设备健康安全管理的闭环,使设备的维修保障更为精准及时,维修也为被动变为了主动。本报告首先介绍了再制造修复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然后介绍了再制造与物联网结合的新发展及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嘉宾简介:

谢玉江,从事金属表面强化与再制造技术研究18年,特别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叶片与热端部件修复方面有较多的工作积累,迄今为止,承担完成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防配套科研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专利10项,获国防科技二等奖2项。研究成果在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汽轮机、核电站、特大型化工装备的表面强化与再制造中得到应用。2014年9月,响应国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创办了浙江翰德圣智能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获得“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创业领军人才项目(A)类支持。浙江翰德圣公司成立以来,聚焦化工设备健康安管理问题,目前已经构建了“设备状态监测+智能再制造+优化制造”全链条一体化的物联网+再制造的产业模式,营业收入接近2000万元,建立了额“化工设备智能再制造”院士工作站,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得了嘉兴市小微企业成长之星称号。


 

胡芳友

胡芳友2.jpg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教授


演讲主题:待确定



钟敏霖

image.png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长聘教授,美国激光学会(Laser Institute of America-LIA)主席


演讲主题:基于超快激光制备大面积微纳结构的机翼前缘超疏水抗结冰技术

结冰是飞行安全的重要威胁,国内外发生了多起由结冰导致的机毁人亡严重事故,造成了巨大损失,美国交通运输安全局将飞机结冰列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消除结冰隐患、降低现有飞机防除冰系统能耗是本领域不断追求的目标,需要新技术、新方法。超疏水微纳米结构表面由于其自清洁不沾水特性,被公认为重要发展方向。本报告介绍清华团队在本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我们自主发展了超快激光纳米结构可控制备技术以及微米纳米双级精确调控技术,在航空金属材料表面制备出精确可控的微纳米结构,实现了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与中航气动研究院历经三年多合作,系统验证了超快激光制备的精致微纳超疏水金属表面的优异静态抗结冰性能、动态抗结冰性能、冰风洞被动抗结冰和主动抗结冰性能,实现了主动抗结冰完全消除机翼前缘结冰和溢流冰并且主动抗结冰能耗下降70%的优异结果,已研制出基于超快激光制备超疏水表面的主动抗结冰机翼原理样机,本技术在航空抗结冰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

嘉宾简介:

钟敏霖,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激光材料加工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激光学会(Laser Institute of America-LIA)主席,会士;国际光电子与激光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Photonics & Laser Engineering-IAPLE)前任主席、会士,《中国激光》执行主编,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编委。长期从事激光材料加工学术研究,承担与完成19项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自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重点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4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在企业成功应用。长期活跃于国际激光加工学术领域,担任本领域重要国际与国内会议主席40余次,做国际国内会议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60余次。授权申请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论文360余篇。



邹世坤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中国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演讲主题:待确定

嘉宾简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表面工程一级专家,高能束流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优秀中青年。美国科学技术协会(AASCIT)会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委员会委员。 国内首先实现了激光冲击强化在发动机整体叶盘上的应用,曾获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1),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2),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


 

郭双全

image.png

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再制造部项目主管工程师


演讲主题:待确定

嘉宾简介:

郭双全,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研究院设计所3D打印项目主管,博士项目团队负责人。他带领博士科研团队成员率先开展再制造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实现了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及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领域多个国内首创,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余项荣誉称号。



陈俐

image.png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演讲主题:激光技术与航空焊接结构的制造(暂定)




栗晓飞

image.png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融融研究院院长


演讲主题:标准助力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与工程化应用

嘉宾简介:

栗晓飞,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融融研究院 院长  高级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学位。2011年完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后工作。长期从事增材制造、材料与制造领域标准化相关工作,主持编制并发布了国内首套增材制造专业领域行业标准,共计主持和参与了40多项国家级(国标、国军标)、行业级、协会级增材制造领域标准的研究与编制、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研究项目2项,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现任美国ASTM F42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委员、SAE AMS-AM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2、SAC/TC 562/SC1)委员、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计划科技评审专家、“无锡造”高级质量专家顾问等。



叶云霞

image.png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演讲主题:激光加工在航空航天碳纤维增强复材件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军民两用产品轻量化、承温极限等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价格逐年下降,碳纤维复材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但是,到目前为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加工仍然以传统机械加工方法为主,存在加工精度低、易产生分层、毛边、撕裂等加工缺陷、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为满足未来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的研制,需要开展新型加工方法和工艺技术的研究。激光加工碳纤维增强复材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没有切削力,不会对材料造成严重结构破坏;没有刀具磨损,可以大大降低加工成本;激光光斑小,所得切缝窄,加工精度高;可完成任意形状切割。如果能够研发合适的工艺,减小激光加工热损伤,激光加工碳纤维增强复材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报告介绍了江苏大学将激光加工技术用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碳纤维增强复材激光精密切割、激光精密刻蚀、激光表面清洗活化等。

嘉宾简介:

叶云霞,江苏泰州人,博士,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大学微纳光电子与太赫兹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近年来主要从事激光冲击成形技术、功能化表面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微纳器件激光精密加工技术等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0多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PCT专利1项;现主持军口装备预研基金、国防基础加强计划重点项目课题、江苏省自科基金面上项目等。相关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和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



赵吉宾

image.png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演讲主题:水导激光加工技术及应用

嘉宾简介:

赵吉宾,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艺装备与智能机器人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激光3D打印工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研究计划指南编写专家,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委员会委员,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理事长。

研究领域包括:数控加工技术,增材制造与激光加工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视觉测量、CAD/CAM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EI收录100余篇,SCI收录40余篇;申请和授予专利50余项和软件注册版权20项;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防科技二等奖各一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三等奖各一项。




张学军

image.png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3D打印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


演讲主题: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研究和应用

航空装备是燃料、润滑、密封、燃烧、气动、传动、控制等多个系统在有限空间内高度集成,共同形成一个高速、高温、高压、大应力的复杂工作系统,是不断追求轻质、高可靠、长寿命的最为复杂的机械,它的发展不断挑战现代材料和制造技术的极限。一方面,增材制造技术为航空装备制造提供了新方法;另一方面,航空装备的高可靠性也对增材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材料、结构设计、成形装备、组织缺陷、力学性能、考核验证等方面阐述了航空装备增材制造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明确了全过程关键技术研究、逐级提高技术成熟度、建立数据库和标注的重要性。

嘉宾简介:

张学军(1969年),西北工业大学焊接专业本科毕业,清华大学材料专业工程硕士毕业。现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3D打印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航空先进金属材料焊接性和结构焊接工艺;航空焊接材料设计及制造技术;航空先进材料及结构增材制造技术;航空飞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关键部件焊接修复及可靠性评估技术。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研究课题,其中 “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关键部件焊接修复及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项目,涉及30个型号、80余类零部件,修复并装机零部件达40000余件,初步形成了中国军用航空关键部件焊接修复及可靠性评估技术体系。

主持和参与编写了《航空弧焊技术》、《航空钎焊技术》、《先进航空材料焊接技术》、《航空关键部件修复技术》、《大型军用运输机材料分析与选用》、《中国工程材料大典》等著作。获得中航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三等功1次。申请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20余项。



参会注册费

报名费.jpg


特别提示

1.会务费包括会议资料、参会期间的午餐和茶歇,不包含交通和住宿;

2.银行付款信息如下:

开户名称:苏州工业园区激光产业创新联盟协会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独墅湖支行

银行账号:484560677709

(请注明汇款用途:2020航空会议+姓名,并回执付款凭证至001@laserjs.cn )

3.如需开具发票,请在报名信息下方填写:汇款单位抬头+税号+邮箱地址及手机号

4.需缴纳费用享受的优惠根据银行当日出具付款回执时间截点为准


江苏激光小程序.jpg

会议赞助商


岗春激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江苏亚威创科源激光装备有限公司

征集中...欢迎垂询!


2020联盟会议赞助方案1.pdf




联系方式

缪希凡 Tifany Miao

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8914010962(微信同号) 001@laserjs.cn

陈长军 教授 秘书长

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8913557664(微信同号)    2@laserjs.cn


吴青霞 Emma Wu

上海恒进展览有限公司 18217041062 wuqingxia@for-expo.com


网址:www.laserjs.cn




 

    

分享

分享

我要报名

  • 如需开票,请如实以下表格填写。(*注:联盟只能开具“会议服务费普通发票”)
/data/upload/3/40/3406e9e08456d4668bdf5cc7dccdc184.jpg
扫一扫,关注我们